首届北京国际非遗周本月22日至27日在北京市农展馆举办,以“大美非遗 和合天下”为主题,集中展示来自国内和全球约40个国家的近500个非遗项目、3000多件展品。本市15个非遗项目受邀参加其中的京津冀非物质文化联展,集中体现京津冀地区非遗保护工作成果,展现京津冀山水相连、人文相牵的文化风貌。
在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板块,天津市的杨柳青木版年画、天津泥人张、老美华手工制鞋技艺、益德成闻药制作技艺、独流老醋酿造技艺、天津古籍修复技艺、天津葫芦制作技艺、天津面塑8个国家级项目,和天津工艺毛猴、津门蔡氏贡掸制作技艺、田氏船模制作技艺、马氏花丝镶嵌制作技艺、陈官屯冬菜制作技艺5个市级项目在现场进行作品和技艺展示。
其中,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古籍修复技艺带来天津图书馆馆藏镇库之宝《大明重刊三藏圣教》以及自主设计的古籍自缝本、书签等文创产品,传承人于展示现场在透光补书板上聚精会神地进行残页修复,古老的传统技艺引得许多年轻人驻足观看。此外,国家级项目戏法和相声也带来了精彩的节目表演,与现场观众互动交流。
昨天上午,在国内外“非遗 旅游”精品旅游线路推介板块,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“津门故里,匠心不渝”——非遗特色旅游线路展。这些线路串联多项特色鲜明、技艺高超的国家级、市级和区级非遗项目,包括古线装帧、葫芦庐、杨柳青木版年画、泥人张、天津手工地毯、盛锡福、老美华、达仁堂、风筝魏等,通过“工业体验游”“民俗文化游”等模式,引领游客体验天津传统手工技艺,让人们“走近非遗 品味天津”。(刘桂芳)